第(2/3)页 果然,和姜文博离婚是一个正确的决定!不管此前他装的有多么好,但现在已经原形毕露了,和这种人在一起,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幸福。 …… 回水泥厂的这段路,结合原主记忆,姜文博一边走一边思考。 硬话已经说出去,自己绝不靠陆心莲父亲那层关系, 那么,就得靠自己了。 不知不觉,人已经走进了厂大门。 水泥厂,内部路自然是用水泥铺就。 早在北宋年间,朝廷就下令修路时路边要整绿化带。 这一政令成为传统,得以保留下来。 厂内水泥路两边种了不少冬青,修剪的整整齐齐,仿若一排留着平头等待检阅的卫兵。 极具年代特色的大鼻子井冈山货车,停在路边等待装货。 “哈!哈!” “杀——” 远远地,厂内民兵们喊打喊杀的训练声传过来,很有精神。 这个年代,还保留着民兵制。 派出所民警不够用,怎么办? 设立联络点,每个联络点最多就两个联络员,遇到案情,派出所会提前打电话通知周边各村,安排村里民兵配合联络员的工作。 后来,随着民兵制的取消,政府又设立了联防员,协助民警办案;再往后,联防员更名为了协警。 而这会儿,国内各地方支撑当地经济命脉,数万、甚至十数万人的超级国有大厂,内部除了学校、派出所,也设有民兵。 不过这种国有大厂内部的民兵,最基本也保持着三个连的兵力,也就是三百六十人左右。 各种轻武器非常齐全,基本上部队有的,厂内民兵也有;重武器方面,以县里拥有四万多名员工的水泥厂为例,除了高射炮、迫击炮等等小口径火炮之外。 就连装甲车、坦克都有,极个别国有大厂的民兵,甚至配备了战斗机、导弹! 要知道,这年头可没有武装警察,县里发生重大案情,拥有正规军编制的厂内民兵,还要客串一把武装警察,处理突发状况。 姜文博经过厂内民兵训练场,看到训练场外面停着一辆59式坦克,几名民兵小伙子正光着膀子在吭哧吭哧进行维修。 鬼使神差,姜文博信步走了过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