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又过了几天之后,赵明允让人选了一个吉日吉时。 放鞭炮,正式开学。 当日。族内凡是能来的大小爷们都来了。连外姓,也有不少人来凑热闹。 赵明允亲自放了鞭炮,好好的热闹了一场。 棠溪赵氏的幼苗们都在里边读书。赵明允以及不相干的人,热闹了一番后,准备散场了。 就在这时,赵明允听见了动静,抬头看去。便见管家刘洪骑着小毛驴来了。 他见到赵明允之后,翻身下了驴子行礼道:“少爷。张安民回来了。” “他参军讨伐倭寇,成了精了。立功成了七品把总,负伤后光荣回乡。” 赵明允身旁的人,都是面面相觑起来。 张安民是旁边张家村的。 这名字一看就知道张姓人口占据优势。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。村中的张氏宗族,足占六成。村庄的实力很强,又占据水源的上游。 在干旱的时候,张家村经常与棠溪、沈门二村争夺水源,而全村干架。 还死过人。 这一代代下来,都算是世仇了。 张家宗族虽然很强盛,但也没有族长,日常由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主持族事。 张安民原本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,但是孔武有力,有胆色。 前年去参军了,跟着官军讨伐倭寇。想不到都做了七品武将了。 别看武将七品很厉害,能与县太爷平起平坐。 但事实上武将水分很大。 七品把总也就管着几百人,而县太爷是管着一县,少则几万,多则十几万人口。 又很多都是举人、进士出身。 七品的县太爷,与七品的武将,是无法相提并论的。 但也很厉害了。 棠溪赵氏的祖宗,村里头将军庙的供奉的赵启,也是个七品把总。 在乡里头,可算是威风的。 张安民做了这个七品把总,虽然退下来了,但也不可小觑,是个威胁。 赵明允立刻听见有人在嘀咕。 “平日里就算了,遇到他躲一躲就是了。可不要遇到干旱。要是干旱两村争夺水源,张安民是个七品把总。我们没法与他争啊。” “是啊。真是老天爷瞎了眼睛,竟让这小子成精了。” 赵明允倒是不在意,不过是一个乡下土财罢了。 只要几年内不干旱就行了。过几年,棠溪赵氏就能发展壮大,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了。 小小张安民,不值一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