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对于有些人来说,民族大义高于一切。 清军虽然兵败,但不得不说,八旗军的素质确实堪称当世顶尖。他们在撤退时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战斗力,不至于溃败。 李岩追击了一阵后,便因为自己的兵力不足而撤了回来。 这一战,清军十余万人,折损近半。其中炮灰兵几乎全灭,四万八旗军也死了一万多人,汉军旗出动了五千余人,回来的不到三千。 可以说是大清立国以来,最惨痛的一次失败。 战后,明军主动给李岩提供了粮草和补给,并开城相迎。 李岩欣然接受,并且光明磊落地进城和明军共饮,一时间,明顺两军的士卒,仿佛兄弟般在一起吃饭、交谈。 之所以如此放心明军,是因为李岩看到了这支明军为百姓拼死作战的身影。 他相信,这样一支部队,是绝对不会背信弃义,违背明顺双方的和谈偷袭自己的。 明顺两军的高层各自落座后,原味馒头拱手道:“昨夜多亏了李将军率军及时赶来,否则我军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。” 李岩连忙摆手,谦虚道:“哪里的话,贵军乃仁义之师,为了援救百姓不惜以身犯险,岩佩服不已。鞑子杀戮我同胞百姓,岩虽学识浅陋但好歹也是一介举人,既读圣贤书,便也想为天下出一份力,岂有见死不救之理。” 原味馒头颇为感动,这是他遇见的第一个没有把明军的动机想歪的人。只有同样心怀百姓的义士,才会理解和相信,这世上真有人会为了黎民百姓而战。 “李将军高义,天下人尽皆知,在下仰慕将军已久,将军何不弃暗投明,回归朝廷,与我等一同,为天下百姓打出一个朗朗乾坤来!” 原味馒头忍不住想要招揽李岩。 听了原味馒头的话,李岩严词拒绝:“请恕在下不能从命,我大顺天子自起兵以来,天下云集响应,所到之处,百姓无不箪食壶浆,以迎王师。足可见我家陛下才是天命所归,真正为民做主,终结乱世之人。诸位都是好汉,我劝诸位还是早日投效大顺,不要愚忠于昏君了。诸位不见那被昏君冤杀的一干忠臣良将的前车之鉴吗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