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两个年轻人相视一笑,都觉得未来可期。 朱高燨的脑海中,也有人开始怀念起了曾经。 一千多年前,少年嬴政与年轻的李斯相视而笑,仿佛看到了未来大秦统一天下的画面。一人觉得自己将是千古一帝,一人觉得自己将是千古名相。 彼时彼刻,恰如此时此刻。 …… 四月末,汉王离京就藩的前一天,三司会审纪纲谋反一案也已经进行到了尾声。 有关涉嫌谋反的祁王府与东宫四十余位大臣,都已经基本洗清了被污蔑的罪名。如果事情顺利的话,在今日三司就要宣布归案,交由皇帝下达最后通牒,毕竟三司只有审理权,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哪里。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这四十余位大臣也将官复原职,朝廷因为这么多大臣下狱有了很大的空缺,必须要抓紧时间把人送回去填上缺口。 “尔贼滥杀无辜、贪污索贿,家蓄养亡命之徒,私造铁甲弓弩数以万计,污蔑朝堂大臣,证据确凿!” 刑部尚书吴中坐在主审的位置上,对堂下纪纲大喝道,“谋大逆,意图不轨,依律当判凌迟处死!纪纲,你可还有话要说!” 众人心中自有定数,如今这场三司会审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。 无论纪纲是否承认谋反,都无关结果。 闹了这么大的乱子,总得有个人出来背锅,纪纲难逃其咎,所有人都想让他死,这一劫是逃不过去的。 纪纲披头散发,身穿囚服,手足皆被镣铐所束,再无昔日锦衣卫指挥使的气焰,许久也未曾说出来一句话。 就当吴中等得不耐烦要下令的时候,纪纲忽然抬起了头,高声道:“吾悔不当初,一时糊涂犯下弥天大罪,今虽懊悔时晚矣。但吾愿澄明,罗修污蔑臣与四十余位大臣勾结实为荒谬,臣谋反只曾与二人商议!” 刑部尚书吴中愣住了,纪纲谋反一案本就是子虚乌有,只不过是被推出来收尾的祭品罢了,怎么纪纲本人还当真了呢? 难不成这位兄台是打算临死前拉两个垫背的? 不过事到如今,纪纲谋反即使是假的,也必须是真的了,哪怕纪纲说的话再怎么扯淡,吴中也只能硬着头皮审下去。 “纪纲,若你敢弄虚作假,则罪加一等,定当不饶!”吴中用威胁的语气,示意纪纲不要乱说话。 本来好好的都打算结束了,你整这么一出,是打算坑谁呢! 然而纪纲却义无反顾的说道:“罪臣纪纲,愿举报二人,一人是原锦衣卫镇抚使吕朝阳,一人是内阁学士杨荣。臣曾与此二人串通谋逆,此二人欣然答应!” 此言一出,如水雷在平静的湖面中央爆炸,顿时全场轰动! 吕朝阳!杨荣! 祁王麾下文武两员大将! 吴中已经有些怀疑人生了,他觉得纪纲是在耍他。 你纪纲和祁王府的愁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祁王府那边早就盼着你纪纲死了。纪纲造反这事已经足够扯淡了,还说祁王的人跟着纪纲一起造反,还特么是两个! 还能在再扯淡点吗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