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【明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土木堡死绝了,现在剩下的军队要么是预备役要么是运粮军,战斗力与主力精锐根本就没得比。四十万明军精锐都死绝了,这些预备役能打赢草原联军吗?】 【没办法,事到如今,于谦也只能搏一搏了。】 【搏赢了,大明江山社稷暂时清除了危机,得以能继续喘息。】 【搏输了,那他于谦就是千古罪人,整个大明都要为之葬送。】 【你知道于谦能打赢这一仗,为大明续上百年国祚,但你还是选择率领西南军北上,驰援京师。】 【在你的布局里,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手棋。】 【打赢这一仗,西南将无需再顾虑朝廷带来的压力,可以闷头发育,不用再躲躲闪闪的心怀焦虑。】 【于谦要打赢这一仗,去为大明续命。】 【你要打赢这一仗,为西南祁王府换来百年的太平!】 朱棣忽然有所明悟:“原来如此。” 土木堡之变的前因后果,以及之后京师保卫战的结局,他其实都已经知道了。这一次用祁王的角度去模拟,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,朱棣更在乎的是细节,以及祁王的想法。 他一直很好奇,京师保卫战,祁王率领军队逼退了瓦剌,控制京师以后没有选择夺权篡位。 当时的京师,如果祁王有篡位的想法,没人能挡得住他。 于谦手上的军队已经在京师保卫战后被打残了,根本挡不住祁王精锐强悍的西南军,而在德胜以后祁王的威望达到了巅峰,满足了篡位所需的所有条件,就连朱祁钰也已经躺平准备写禅位诏书了。 照理来说祁王应该没有什么心理压力,他此时夺权甚至称不上是篡位,只不过并非是顺位继承罢了。 此时大明真正的正牌朱祁镇还在草原上养马呢,至于朱祁钰顶多算是个临时顶上来的伪皇帝,包括于谦在内的群臣根本就没有把朱祁钰当做是真正的皇帝。祁王在漠北大败瓦剌保全大明以后威望飙升,如果此时他想要自己当皇帝,不仅不会遭到反对反而会获得一大票人的支持。 他是朱棣的儿子,太宗文皇帝一脉的亲王,论资排辈继承皇位也说的过去。 但偏偏祁王拒绝了皇位。 当时模拟朱祁钰、朱祁镇的朱棣曾百思不得其解,难不成祁王真就没有一点野心,是条摆烂的咸鱼吗?可他所作所为完全不像是一条咸鱼,更像是勤恳的劳模,他为什么不愿意当皇帝? 答案很简单,当皇帝得到的利益,甚至还比不上他在西南当土皇帝所得到的利益。 此时他若是选择篡权夺位,最后得到的是什么? 一个四处漏风残破不堪的大明帝国,所作所为处处都要受到限制,他虽然是一味可以让大明痊愈的猛药,但是在将大明根治前,帝国就已经支离破碎了。 第(2/3)页